•   这类话题乍看之下有点不合逻辑,现今家长只要是与孩子同住一起,哪有不一起生活呢?或许我们从家庭生活特质的改变,能够看出一些端倪。

      上世纪80年代前的家庭,孩子许多时候需要协助大人做家事如煮饭、烫衣、打扫、照顾幼小弟妹等,有时甚至得参与家庭生计。生长在务农家庭的孩子,他们必须协助种菜和饲养家禽;家庭从事手工业的如做豆腐,则必须帮忙洗架子或磨黄豆等。换言之,当年的孩子有的是机会,实地观察大人的生活与作息,从中学会不少本事与知识。大人把孩子当大人般对待,并非是要劳其筋骨,而是生活所需使然。

      现代家长说实在的,他们对孩子付出的是百分之百关爱。不少家庭聘请女佣,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,孩子除了读书,什么事都不用操心。有些家长甚至连唯一可以休息的周末,都毫不保留地把时间“奉献”给孩子,带他们上一个接一个的才艺班、补习班等等,晚上还陪伴督促功课;对于学龄前的孩子,父母更是费心地教导他 们加减用法、用认字卡学语文,提早灌输他们小学的知识。据《海峡时报》2011年9月25日一则报道指出,为了让孩子不要“输在起跑点”,有些家长确实认真报读了学术科目,以便帮助孩子应付功课。如此用心的家长,有如畅销书《慢的教育》(Under Pressure: Rescuing our children from the culture of hyper-parenting)的作者卡尔・欧诺黑(Carl Honore)所言,孩子是父母宇宙的中心,为人父母者唯恐埋没了孩子的天分,除了为他们提供最好的,也要求孩子能够做到最好。可惜在孩子的眼里,父母亲的代名词往往是“考试”和“做功课了吗”,所谓的家庭生活其实都是一连串的课业学习罢了。

      如何摆脱这样的生活、重新呼唤现代家庭建立有意 义的一起生活呢?或许参考德国著名法学教授小卡尔・威特的爸爸于1818年出版的《卡尔・威特的教育》(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r),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。卡尔分享了他把孩子教育成才的经验,在此列举书中几个要点:只要教育得法,普通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;三岁前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,反复灌输语言、音乐、文字和图形,以及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;培养孩子的常识、想象力和爱好等的能力,以及他们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(例如做饭时当妈妈的助手);用游戏的方式学习而不是强迫施教;深信百闻不如一见等。卡尔最常做的事是每天带着年幼的小卡尔出去散步,边走边看边说,同孩 子分享他所知道的生活知识,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力,从而使孩子发展出好学好问的心态。

      若以今日的标准来看卡尔的教育之道,其实卡尔也是在教导小卡尔学习,只不过他是从生活中找素材,引发小卡尔的兴趣,同他一起体会探索,并且也付出自己的时间。相比之下,现代父母把孩子的学习交付他人, 自己确实也付出许多时间,不过多数用在接送孩子学习的事务上。孩子到底会向往哪一种学习方式呢?是上补习班,还是与爸妈共同探究一件有趣的事?

       家长只要调整观念,将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事物变成可学习的内容,就可像卡尔那样与孩子享受在一起的时光。相处的时间不在乎长短,而是在质量。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大小事如读报看新闻,家长可谈谈对社会民情的看法;一同采购时可说说物价,观察物品的归类、摆设或食物的保鲜期;做家事时讲讲家居安全意识或烹饪秘诀;娱乐时谈谈嗜好的培养和情趣等。生活中有说不尽的事,学不完的知识,远远超越学校学科学习所能给予的。

      只要家长们愿意停下来一会儿,体会一下《慢的教育》给家长们的一个忠告:“重新思考做为一个小孩的意义何在,做为大人的意义又何在”,或许就能找到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全新意义了。

    返回 →
© 2019 新意元幼源版权所有. Terms &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Return And Refund Poli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