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几天前在台北参加亲职教育研讨会时,正适台湾教育部派发编印的50万本家长手册,题为《爸爸妈妈放轻松 —— 给幼儿家长的八大Q & A 》。这是台湾教育部委托教育学者林佩蓉副教授主编,集合其他教育专业人士编辑而成,针对家长育儿最常提出的八大问题如脑力开发、补习数学、要先学注音符号(相等于我们的拼音)等给与说明,让家长有较深入的了解,可以轻松看待孩子学习与成长。台湾教育部这样的壮举是基于有感台湾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忧虑,已到举国上下必须正视的时刻。

    新加坡的家长呢?他们也是忧心忡忡的一群。忧虑孩子的健康饮食不在话下,对孩子的学习更是放松不得。送孩子去幼儿园或托儿所,关注的也是学科学习的能力培养,他们以为“教多”就是学得好,值得学,并没有从孩子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孩子循序渐进学习。再者,为让孩子在挤进名校后能“应付”课业,除了对幼儿园的认读写算有很高的要求外,还让学前孩子提早在幼儿园之外上各类心算、珠算、右脑、多元智能、速读、记忆等琳琅满目的课程,结果是许多学前孩子在一个接一个的学习中度过童年,家长的每一个周末也在接送和等候孩子学习完毕中度过。此种深怕孩子进小学后跟不上的忧虑源自何处?

    追根朔源还真是困难,其中涉及家长认识、教育政策、学校管理和儿童教育需求的相关商业操作。家长近乎迷信顶好的学校会将自己的宝贝教育成高才,望子成龙的迫切诉求是否源于家长个人的受挫经验,不得而知,然学校排名的宣扬则正好强化了这种的信念。

    带孩子去小学参加新生校园环境熟悉会时,学校发出的讯息如识字量多少,书写和计算能力多少都能让家长忧虑不已;进小学后的前几个月,老师对孩子学前教育的一些负面反馈如“幼儿园没教你计算吗?”,也促使家长认为学前要赶上小学的要求,为孩子学不够而忧虑。

    经营儿童学习商品的业者,也因家长的忧虑而获得许多商机,於是在媒体上经常看到各式儿童技能学习的宣传,家长也就忙着让孩子早学、早会,甚至忧虑没全学上。

    学前孩子特别是3至6岁该学什么才是适宜的、重要的,其实在我们教育部的网站里已清楚罗列:学前孩子应该是愿意与人分享、知道对和错、能和他人和睦相处、有好奇心,懂得探索、能够聆听和表达自己、自信和快乐、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健康的习惯、热爱家庭、朋友、师长和幼稚园。这些观点和国际的教育专家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。既然国家教育政策有如此明确的阐明,要协助家长消除忧虑应该不会太难。

    首先要建立幼儿园和小学的对话平台,让双方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基础上,明确地找到各自的工作范围和功能,以持续性的沟通和对话达到共识和合作,让家长清楚小学和幼儿园的角色;教育部也应通过多种管道协助家长认识各年龄阶段的学习面向,以及教育政策的改革,特别是这几年来,我们的教育已走向多元的教学和评量,显然的,许多家长在教育观的改革上跟不上来,这也说明我们的家长教育需要加强。只有在小学、幼儿园、家长和政府四方面对幼儿教育取得共识并能互助支援,我们稀有的、珍贵的资源 —— 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才可能快乐地学习成长。

    正因为爱孩子,不要孩子将来受苦,加上少子化,家长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,是很令人感动的。然而没理清忧虑,而慌乱地为孩子苦心铺陈重重的学习,到头来只有加重孩子的负担,成果也成疑问。家长该停下脚步省思一下,读一读卡尔•欧诺黑(Carl Honore)给21世纪焦虑家长的《慢的教育》,一起“重新思考做为一个小孩的意义何在,做为大人的意义又何在”。

    返回 →
© 2019 新意元幼源版权所有. Terms &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Return And Refund Policy